最新文章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鬧很大的集資爬山事件


這兩天討論度很高的新聞就是台大學生募資登山這件事,看完之後覺得是不怎麼重要的新聞,但我驚訝的是很多平常不怎麼表示意見或是溫和的朋友也在臉書上大力的反諷跟指責,讓人意外

或許有不對的地方,但我覺得很多人是先討厭他們(或台大)之後再去找更多理由來討厭他們;又有的人將這一小群人的行為上綱到整個台大群體,認為是台大人的傲慢或是台大教育的失敗等等,實在過於小題大作

跟一些人的想法一樣,我也覺得是企劃寫不好。如果他們跟公益或是對社會有益的內容做連結、回饋一些有點誠意的東西(感謝卡、登山過程寫真書等),再加上網站刪去隱藏著高傲姿態感的文字,應該也不會被罵的那麼慘

集資爬山錯了嗎?》這篇文章當中舉了幾個例子,看看你覺得是否他們這樣做,會讓你覺得比較好一點:
如果他們所購置的所有登山裝備,都將會經過完整維護後轉交給未來的學程學員,你會比較願意支持嗎?
如果他們願意承諾未來出社會首月薪水的一部分、贊助像亞成鳥計畫一樣的團隊,你會比較願意支持嗎?
如果有更多的如果,你會願意再給他們一次或更多次的機會嗎?

總之還是覺得鬧這麼大不可思議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面對厚厚一本參考書該如何閱讀,及建立自己的架構?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不動產的法規繁多,即使看補習班整理的參考書也是厚厚一本,常常陷入不知道如何讀的情況,問我有沒有比較好的讀法?針對這個問題我提供我的作法給大家參考。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關於我」是網站很重要的一頁


之前看李醫師說他上強哥的部落格寫作課程中提到,「關於我」是網站或是部落格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頁面,現在看來果然不錯

今天逛到了The Sky of Gene這個部落格,當看完作者對於羅輯思維頻道的看法後,不由自主的好奇作者的背景是什麼,恰好在左邊他就提到他是馬來西亞華人,台灣清華大學學士、碩士畢業後去美國念博士,現在在中研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很妙,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要知道更多關於這個人的背景,如果他的背景對於他所書寫的內容有加分作用時,會對它的內容覺得增色不少。會有這樣的行為不知道是為什麼,人的八卦心理?還是對於網路匿名的不信任,所以如果寫作者提供更多他的資訊會讓我們對於內容比較信賴?對此我暫時還沒有結論

想到這裡就覺得考完試該來修改一下部落格的版型、關於我頁面和Linkedin頁面介紹了,考完試也差不多該開始找工作了!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返校讀書的小失落


回熟悉的政大商院圖書館看書,習慣性地走到經理人月刊櫃前想看最新的雜誌時卻發現空無一物。拉起櫃子看看過去的刊物,也只有2014年的雜誌靜靜躺在架上,不禁猜測是已經停定了。

有點失落,因為我覺得經理人月刊是很不錯的月刊,以實用的技能和提升個人能力為主,而不是像有的商業類雜誌是美化過的故事和業配文。

或許是經理人月刊對於師生的研究方面沒有太大的幫助吧,畢竟政大現在缺錢到連包種茶節都要停辦了,砍掉一些效用較低的雜誌期刊也不值得奇怪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困局


臉書前幾天公布一個報告,聲稱其實不是臉書的運算機制讓資訊泡泡產生,而是使用者本身的喜好讓這些資訊泡泡產生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怎麼做到吸收量的四倍產出?我的想法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略讀心得當中我提到要用吸收的四倍來做產出,但是這個想法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困難,因為一天下來我們閱讀的量很多,甚至達到上百篇文章,如何能夠讓自己能夠更進一步的多出四倍呢?

其實這可能是一個誤解

如果真的要用總吸收量的四倍來產出,任何人都無法做到,因為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爆炸的多,也因此大腦要讓我們去遺忘,才不會被這些資訊過載。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仔細想想,真的全部的內容都是重要的嗎?

一篇文章當中真正重要、打動你的可能僅僅是其中的一段,甚至只是一句話而已。從這一句話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有了什麼想法,從這一點開始我們進而擴充、產出,這才是我認為正確的轉換方式,而不是說看到任何東西都要寫個四倍的產出,那麼有的人臉書上充滿了抱怨或是沒意義的內容,何必浪費自己的時間來企圖在裡面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呢?

在不動產估價上有一句話很有意思:Garbage in, garbage out,雖然產出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投入的內容是否有價值,針對有價值的內容我們才進一步的去加值,這是我覺得的另一個部分。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眼睛有異物感時怎麼辦?怎麼找星期六日有營業的診所?


星期天下午午睡起來發現眼睛好像有東西跑進去,非常不舒服,但是又找不到有營業的診所,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樂在學習


晚上到圖書館看書,看到許多國高中生抱著書苦讀,看到他們就讓想到自己也是這樣讀過來的

以前家教的時候學生會問我「為什麼人要讀書」,我自己的答案是因為讀書可以改變自己。有些事情要經歷過才會學到的,這種要靠經驗累積;但透過讀書可以從別人的經驗中去學,讓你即使沒有經歷過也可以吸收到經驗,未來要做的話可以多一分把握;又或是讀書可以看到有別於你原本的想法,擴展你的知識版圖,只是還是要有能力去判讀正確與適用性

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對於無窮且持續增加的知識來說,只有兩種方法解決上面的問題:第一個是知道要捨棄一些東西不學習;第二個則是增加學習的效率


從高中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閱學習技巧類的書,有了一些心得和技巧也在網路上分享,漸漸覺得我在這方面的確有熱情,我希望能夠更有效率地去學習、去做某些事情,而且讓生活變得更好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東西要學,有時候沒有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們不會關心下一個階段的事情,但是時候到的時候就要開始學。例如學生時期關心課業愛情、社會新鮮人時期關心薪水和專業技能、新手爸媽時期關心如何養育孩子、爺爺奶奶時期關心健康養生。

每個階段都有很多東西要學,這些學習可能無法避開,但是有一個東西可以陪我們從頭走到最後,那就是學習的技巧跟心法,它就是一個工具,可以套用在任何的階段,減少我們在那個階段摸索的時間,所以我認為是非常划算的投資

最後,我自己是把學習「學習」當成是一輩子的功課,因為人、科技、環境都會改變,抱持著不停摸索修正的態度,我很樂意一輩子當個快樂的學習者。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放假時的校園自殺救護


今天回學校圖書館看書,當我想上廁所的時候突然聽到左方傳來重物撞擊的聲音,轉頭眼角餘光看到了一個物體墜落在圖書館的窗外

那形狀有點像是人。

推開椅子我快步穿越窗邊諸多看書的學生走到墜落物的前面,真的是一個人仰面癱倒在柏油路上


有點不敢相信放假的時候也會遇到這種事,我轉身衝向圖書館櫃台告訴館方有人疑似墜樓,請他們打119。館方人員馬上跟我走到窗邊確認是人後馬上打給駐警隊和119

在等待救護人員以及警方到達之前,我收好貴重物品跟一個圖書館管理員走向墜樓人,希望他還有呼吸,不過駐警隊已經到了希望我們不要看先離開

---

後續情況大概就是駐警隊、警察打了幾個電話跟我確認我目擊的情況;去找老師的時候還被關心我目擊之後有沒有受到什麼衝擊,是否需要接受輔導。

只能說還好消防役讓我見多了各種奇怪事情,火警、貧病苦還有屍體算是習以為常,今天的墜樓讓我想起上次半夜跑去的另一個案件(連結)

其實消防役真的還不錯啦,很多很特別的經驗:)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國考生如何知道新修法條與修法的理由? - 「立法院法律系統」查詢教學

 
  準備國家考試,新修法條絕對是很重要的必看內容,因為這是讓舊題能夠有新意的一個地方,也是考驗考生有沒有跟上法律修法脈動的一個好方法。

  有補習的人,補習班會幫你整理新修法條有哪些,但是對沒有補習的人來說只好自力更生囉!以下內容是我某次搜尋法規修法的筆記,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另外本篇有的截圖文字比較小,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點圖放大觀看!

 
Back To Top
Copyright © 2014 癮尼維克 Innivek. Designed by OddThemes